充分发扬首创精神 助推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建设

《河南日报》(2023年05月26日   第05版)

□王云翔

近年来,郑州中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原区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民营市场主体已突破10万家。

一、创新组建全省首个“小原帮办”金牌服务团队

秉持“企业办事不求人”理念,于2019年7月在全省组建首个“小原帮办”服务团队,派出专业工作人员为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开展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目前“小原帮办”团队已经覆盖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三级服务大厅。2022年4月,为拓展线上服务手段,在全省率先研发“中原智能客服”,整合分类企业、群众咨询较多的问题,在线上随时解答办事过程中提出的各类问题,让经营主体实实在在获得数字技术带来的政策红利。“中原智能客服”上线以来,已减少33%的电话咨询,减少70%高频重复性咨询,咨询消息总数10余万条,群众满意率100%。2023年2月,被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二、创新建立“和顺中原”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为持续减少解决纠纷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减轻企业、群众负担,中原区于2019年在全省创新成立“和顺中原”多元化调解中心,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确保事有人管、单有人接、反映问题有出口、解决纠纷无堵点。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网站等方式开展在线咨询、在线评估、在线调解、在线诉讼等一站式服务;线下在全区156个社区(村)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开展党群服务、法律服务、便民服务、矛盾调处等工作,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该机制建立以来,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起。2023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一行现场调研,给予高度肯定。

三、创新搭建预付式消费第三方监管平台

为解决预付卡商家跑路等现象,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原区于2021年12月搭建全省首个预付式消费第三方监管服务平台。消费者购卡时,将与商户在线签署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合同,消费者在商户预付充值的资金,将直接存入商户在银行开立的监管账户,银行将按比例冻结部分资金,对账户余额动态监管,一旦出现资金异动,平台将发出预警,防止商户不能有效履约,实现从“提醒消费者注意陷阱”到“帮助消费者规避陷阱”,从“各部门难管”到“全社会帮管”,从“宣传诚信经营”到“实现诚信经营”,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目前,已有50余家商户纳入平台开展监管。

四、创新建设“清风护航”监督平台

聚焦营商环境领域政商不亲、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中原区整合各方力量,运用数字化手段,探索构建监督严格、服务靠前、精准高效的助企廉政网。依托智慧大脑数据,打造“清风护航”监督平台,建立“1+3+N”协同运作机制(即一个指挥中心,督办端、政务端、企业端三种操作端口),精准监督职能部门不作为、慢作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倒逼责任单位落实整改。目前,平台接入政务办理事项27万余件,受理企业投诉89条,全部督促办结。监督发放惠企补贴1.21亿元,推动筹集应急转贷资金6000万元,惠及企业4600余家。

五、创新开展经营主体柔性监管模式

为营造持续向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减轻经营主体经营负担,中原区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慎重运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工作机制,把握执法尺度,强化精准执法,做到宽严相济、刚柔并施、法理相容,在食品安全领域,对企业的处罚起征点由5万元调整到1万元,对个体户的处罚起征点由1万元调整到5000元,极大减轻了各类经营主体的经营负担。

六、倾力打造“芝麻街1958”双创园

中原区积极把握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机遇,以“创新创业”为引领,以保留工业遗存为文化基础打造双创园区,并以“郑煤机”拼音首字母ZMJ谐音命名为“芝麻街1958”双创园,完成了老工业基地向“双创”高地的华丽转身,成为老旧厂区改造的新名片。该园区占地650亩,坚持以科创为主,文创为辅,重点引进培育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电子信息等科技服务业及相关企业总部,导入配套服务,逐步成为“科技创新+总部经济”为主的科创绿谷,先后入驻滴滴出行、萱闱堂等省内外龙头企业160余家,年营业收入预计近百亿元。2021年10月和2022年9月,连续两年承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向全国展示了河南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蓬勃态势。

下一步,中原区将紧盯试点契机、不断探索突破,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找标杆,提标准,见标志,持续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